贵州文联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艺展厅 > 详情

秦竩:贵州当代艺术发展问题刍议

| 2019-11-22 02:10

摘要:当代艺术是经济发展的伴生品也是风向标,贵州当代艺术发展一直落后,其状态切合贵州过去的经济发展水平实际。贵州籍艺术家曾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之初显露头角,后继乏人和经济水平的落后致使贵州本土难以发展当代艺术,但如今恰逢贵州大发展之机遇,需要正确认识当代艺术的概念以及它对于当代贵州发展的意义,建立合理有效的机制促使当代艺术立足贵州并能后发制人,大发展时期的贵州需要有贵州特色的当代艺术来鉴证贵州的经济腾飞。
关键词:贵州;当代艺术;当代性;艺术发展

一、贵州当代艺术研究
(一)研究现状

于贵州这样相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多数普通受众而言,对当代艺术的认知是极为混沌的。长期处在相对闭塞的经济欠发达地区造就了人们观念上的错位,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当代艺术”并不等同于艺术史或者发达地区定义的当代艺术,其区别不仅是创作风格、技法和展示理念上的,更是美术史时空上的。
贵州地区就艺术史意义上的“当代艺术”所做的研究并不多,以裴临风先生的文章为代表,如《新时期贵州当代艺术历史回顾兼个案评析》[[]]《边缘地带——有感于贵州当代艺木的现状、处境及其他》[[]]等,裴先生谈论了贵州当代艺术发展之初到现在的状况,将经济发展和地域条件列为限制贵州当代艺术发展的主要原因。另部分文章偏安一隅地认为贵州当代艺术发展得很好,如杨彬的《贵州原生艺术的当代性延异与探索》[[]],造成这种地域性思维局限的不仅是对于当代艺术定义的误解,还有对于“当代性”的认知混淆。
(二)当代艺术与当代性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定义没有既定公认的,既不完全等同于“Contemporary Art”的西方概念,也不能仅从时效上(con“共同的”,temper“时间、时代”)判断发生在当下的艺术行为就是当代艺术。当代艺术具备了一套从形式到观念上的整体系统,并非无边无际。
   《什么是当代艺术?》一书中对于“当代艺术”的界定是:“当代艺术的描述界限如此模棱两可,以至没有哪个艺术家因为创作‘当代艺术’而感到自豪,也没有哪个艺术家因为创作‘当代艺术’作品而深感耻辱……当代就是顿悟的、活性的、动态的、察觉到的、及时的、不断运动的、关注时尚的。该词显而易见地已经取代“现代”来描述今天的艺术。随着这一转变,走出了现代主义的宏大叙事和理想,代之以一个目前内在的、当下的经验主义默许的软共识。”[[]]这个界定大致说明了当代艺术的存在特征,尽管表述上不尽完整。
当代艺术的发展以1985作为节点,中国和西方在1985这个节点上都出现了当代艺术发展的阶段性区别特征。《198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反映了西方艺术运动在艺术批评上的断层,彼时中国的当代艺术正处在如火如荼的初期小高潮之中,而后发生了发展的转折。该书中文版翻译者王春辰认为:“作为观念与方式的当代艺术已经与传统艺术(重技术)、现代艺术(重媒介)拉开了距离,变成了重态度的一种方式。”[[]]吴永强在《中国当代艺术:在功利中沉沦》一文里陈述:“中国当代艺术并不等于当代中国艺术,前者属于文化范畴和美学范畴,后者属于编年史范畴。我们有理由把当代艺术视为现代主义艺术的当代表现。在中国,其语境转换发生于1990年代。85新潮运动通过对西方现代艺术实行拿来主义,开启了中国当代艺术之门。”[[]]综上所述,1985年对于当代艺术而言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它确定了当代艺术是一种美术史意义上的阶段性描述,并非仅是强调当下的时间范畴。当下的艺术创作可能是当代艺术,也有可能是传统艺术或者现代艺术及其他。
“当代性”对应的英文是Contemporaneity,同当代艺术(Contemporary Art)词根一样,所以“当代性”从字面上理解即是同时代性,与时代同步的意思,但它在当代艺术领域中的意义不止于此。安德生(S.C. Anderson)指出:“当代性概念指审视作者生活时代语境中作者的创作各方面的特征,又指让读者意识到作品与当前感知性关注的相关性。”[[]]“当代性”是描述当代艺术所展现出的当代社会发展的综合特征的词语,它集当代艺术的技法、形式和内在意义于一体,因此,不能单一地从时效上判断某一艺术作品是否具有当代性。
二、存在的问题
(一)有无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同商品经济发展具有同步性,西方的当代艺术发展时期恰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高潮,而中国的当代艺术是与改革开放一同成长的,这就说明了当代艺术同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自1979年“星星画会”始,中国当代艺术拉开序幕,此一时期,第一批中国当代艺术从业者中不乏贵州籍艺术家,如尹光中等一批贵州籍艺术家不仅参与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初始发展运动,还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从这个事实上来说,贵州是有当代艺术的,而且并不逊于任何一线城市。
   1985年之后,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不稳定因素频繁出现,从业者们聚散无常,贵州籍的艺术家们有的留守北京,有的出国发展,几乎没有回到原籍的,优秀的新生代贵州籍艺术家则追寻着艺术中心北京而去。留在贵州本土的艺术家鲜有从事当代艺术方向,原因很简单,贵州经济发展落后,没有培育当代艺术的园区,没有懂得欣赏当代艺术的受众,艺术市场上能够接受和推崇的都是现代艺术时期的作品或同期的风格及形式,题材上更偏爱少数民族和贵州的山水。所以,在贵州本土上存活下来的艺术家群体都被区域化的市场所控制,他们只能创作符合市场需要的作品以谋生。从这个现状上看来,贵州并没有当代艺术。
(二)艺术园区的可行性
   中国的艺术园区无非两种:自发形成的和政府规划的。贵州两种园区都有,规模都不大,而且都没有发展起来。艺术园区的自然衰亡原本要经历艺术进驻、商业进驻和艺术转移等几个阶段,但贵州的艺术园区往往都早夭于摇篮之中。
   前文已述,贵州几乎没有从事当代艺术的从业者,所以自发形成的艺术园区其规模都可谓迷你,既没有发展规划也没有吸引外来艺术家的潜能,自娱自乐但没有长期有效的运营方式,资金链耗尽就不战而亡了。政府规划的艺术园区多半都会成长为以艺术为名的商业休闲区,首先是因为没有大量的艺术从业者入住导致地产闲置,其次是因为租金不菲,艺术难敌资金匮乏的大劫。如机场附近的民族文化园等都以餐饮和休闲娱乐为园区主营业务,艺术成了装点门面的点缀。
(三)后继乏人
   贵州没有独立的美术专业本科院校,专业比较强的有贵州大学美术学院、贵州民族大学和贵州师范大学的美术专业等。综合性大学的美术专业都是按照第一批中国的美术院校开创的西方教育体系进行人才培养的,相对传统而注重技法,能够让青年艺术学生通过本科学习具备基本的创作基础和必要技能,但没有相应的创作培养机制以促进美术专业学生成长为能够独立创作当代艺术作品的艺术家。
   由于培养机制的匮乏导致毕业后的美术专业学生一部分流向一线城市,另一部分留下来创作市场需要的商品画,失去了本土的原生创造力,更不必奢谈创作当代艺术的可能性。再访尹光中老先生时,他滔滔不绝地表达对于当代艺术的创作热忱与他年迈体弱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而贵州没有年轻人于本土上承继他们曾投身的中国当代艺术,莫不悲凉。
三、发展的可能
(一)贵州需要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是经济发展的伴生品,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指标甚至是一种经济行为,它总是存在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且与经济增长的速度几乎同步。贵州目前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迅猛阶段,以大数据和民族、乡村旅游为主要发展方向,大数据带动了外来人口的入住,促使贵州人均受教育水平大大提高,外来的高知人群对于当代艺术而言是最优质的受众。
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作为支持贵州发展的一大后盾,却难以与相邻的云南分出伯仲,不少外来旅游者都在网上搜索贵州的艺术园区、艺术馆却鲜有正面答案。并不是否定少数民族艺术的价值,而是外来旅游人员对于文化艺术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他们不仅仅想看一个拥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原始的贵州,他们更想看一个快速发展的鲜活的贵州,让贵州特色的当代艺术展现其当代性可谓应时之需。
(二)契机与机制
    当代艺术的发展总是需要经济快速增长的契机,贵州目前刚好处于这个阶段,如果能够乘势发展,那么当代艺术会使得贵州的旅游文化如虎添翼。
    前文已述,贵州的当代艺术发展不起来的综合原因,而如今形成这些困难的根本动因已经转向,困境破除后的当代艺术是活性的、多元的、动态的,它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合理的机制就能在贵州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自主成长,并不需要过度的资金投入。
    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带来当代艺术所需的基础保障,外来的高知人口和旅游者打破了原有相对封闭的艺术市场格局,有需求就一定会有供给,这能够迫使本地艺术市场在短期内容纳当代艺术板块并尽快形成相关的评价体系。高校美术类学生的培养模式虽不可能一日剧变,但是可以尝试高校与商业艺术机构合作,建立长期有效的艺术人才和艺术作品供给链条,一方面降低商业艺术机构的运营成本,保障其在市场形成初期的存活,另一方面能够为高校的美术专业学生开辟更加符合个人发展的道路。此外,公共的艺术博物馆、展览馆应加入当代艺术的展示,为高校的当代艺术提供有计划的展览机会,创造贵州本土当代艺术的良性氛围并促进与他省市的艺术互动。省内的这一机制如能建立,必将保障艺术人才和市场的良性互动,从而形成贵州当代艺术的生态系统。
    贵州当代艺术的发展是具备潜力的,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不断培养的艺术人才以及越来越多的受众群体不仅可以支持贵州做大做强具有本土特色的当代艺术和艺术区,还能促进贵州与四川的蓝顶艺术区、广州的红专厂艺术区以及临省的美术院校等形成联盟,联动整个西南内陆省份的当代艺术发展。如有幸能在贵州举办大型的艺术活动或者承接艺术品交易年会,将会进一步推动贵州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期待在贵州腾飞之际看到贵州的当代艺术为经济增长助力,见证贵州快速发展的时代历程。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美术学院)

注释:
①裴临风.新时期贵州当代艺术历史回顾兼个案评析[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23-29.
②裴临风.边缘地带——有感于贵州当代艺木的现状、处境及其他[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4).7-10.
③杨彬.贵州原生艺术的“当代性”延异与探索[J].《大众文艺》,165.
④[美]e-flux journal.什么是当代艺术?[C].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11).引论.
⑤[美]佐亚•科库尔,梁硕恩.198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C].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2).
⑥[美]佐亚•科库尔,梁硕恩.198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C].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2).437.
⑦吴永强.中国当代艺术:在功利中沉沦[J].《美术观察》,2007(07):113.
⑧Anderson , Susan C. and Arthur Schnitzler. “Zeitgenossenschaften/Contemporaneities”. Modern Austrian Literature.Vol.35.Issue3-4(2002):19-21.
⑨秦竩.当代艺术的三重解读——场域、交往与知识权力[Z].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艺术理论博士论文。参见第二章第三节对于当代艺术与经济发展同步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