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联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联动态 > 详情

“蝴蝶”飞来  绘就别样景致 ——遵义市文联开展文军扶贫纪实

做文艺 | 2020-05-12 03:00


.

  从“蝴蝶计划”到“快乐计划”,从电影拍摄到歌曲创作,从项目实施到展览举办……

  近年来,遵义市文联按照贵州省委宣传部提出“文军扶贫”战略要求,用力补足脱贫工作在文化建设方面的短板,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建设,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这是故事生长的地方

  山下炊烟袅袅,山上营盘古老;百年风雨桥,传统古驿道……务川自治县丰乐镇田村村是一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的古村落,村里到处是参天的千年金丝楠木、枫香、银杏,村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种生活。

 2017年3月,遵义市文联“文军扶贫”行动将目标锁定在田村,组织志愿者团队就古村落的民俗、建筑、文化、发展等角度全方位了解现状,并决定通过实施 “蝴蝶计划”,用文化视角来发现、保护、开发古村落,让古村落焕发生机,吸引更多人来观光旅游,借此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田村留下了土司文化的痕迹,有很多历史故事可以挖掘,因此我们将这个项目命名为‘田村·故事里’。这里的民居以石头和木质结构为主,具备传统民居改造 为高端民宿的条件。我们希望改变‘推旧房建新房、平田地修广场’这种改造方式,加上文化创意让古村落焕发风采。”遵义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肖勤这样说 道。 

  在新理念的倡导和指引下,一支以文化创意为灵魂的“蝴蝶”团队走进田村,一边利用村落现有资源打造民宿文化,一边开展古村落保护 工作。他们力求对“田村·故事里”进行文艺整体布局、策划包装、综合打造、个性推介,让田村成为一个集传统村落、传统文化与现代民宿完美结合的诗意栖居。



  来自湄潭县美术家协会的徐海燕就是“蝴蝶计划”的志愿者之一,她告诉记者:“我们对田村的设计和改造总体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不失去本真和原始的状态,又不缺乏舒适和安逸的感觉。”

  因此,在设计方案出炉后,志愿者团队扎根田村,指导施工队伍对民居进行修旧如旧,同时对风格、造型等进行整体把握,并在改造的同时布置和营造氛围。根据建筑特点和外部环境的不同,“田村·故事里”共分为“石默里”“木纹里”“竹影里”三个部分。

  在外观上,用旧木板包裹的民居最大限度保持了原有韵味;在环境上,废弃石墨盘镶嵌的小路让人每走一步都回味无穷;在内涵上,以传统花轿为载体展示的婚俗让村落更有故事、魅力……



  “看,这些墙上挂着的小插画都是我请县美协的老师专门创作的,根据画面内容我还配了一些文字在上面。”徐海燕告诉记者。

  在一栋民宿的盥洗室里,记者发现吹风机上印着“田村·故事里”标志,这是志愿者专门为这个项目精心设计和定制的。在一个不规则的“田”字的每一个小方格里,都是一种植物嫩芽点缀其中,给人一种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感觉,非常具有意象性。



  “为了让‘田村·故事里’早日呈现在世人面前,志愿者团队在当地租了一套村民闲置的房屋,一住就是大半年。同时还四处收集、购买一些特殊材料,可以说是煞费苦心。”湄潭县文联副主席、“蝴蝶计划”志愿者王允洪告诉记者。

  和三年前的田村相比,如今,这里古老的风雨桥、古树林、老石墙等没有变,但村庄更加干净了,民居更加整洁了,整体环境更加舒适了,来的游客也多了。

这是意义非凡的计划

  之所以能够成功对“田村·故事里”进行改造,是因为有经验可循。早在2015年,遵义市文联就在务川自治县大坪街道龙潭村实施了“蝴蝶计划”,通过外景打造、内景设置、饮食文化挖掘等,展示仡佬古寨文化魅力,并逐步树立现代旅游意识。

  龙潭古寨建寨已有700余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旅游资源丰富,是黔北仡佬族文化保存较好的一个村寨,既是全省20个重点保护建设村之一,也是全省唯一的仡佬族文化保护建设村。

  遵义市文联聘请了成都美院的三位专业老师,将最前沿、最环保、最节省的乡村客栈打造理念嫁接、移植到务川仡佬古寨保护性改造的全过程中,同时还邀请了具备五星级酒店设计建造经验的专业施工团队予以技术支持。

 在紧张忙碌的改造中,“蝴蝶计划”打造团队抢工期、赶进度,没有周末、不分白天黑夜,关注每一个细节、考虑每一个角落,将一砖一瓦、一花一草都变废为 宝,并通过大部分现场手做,完成了文化创意示范项目院落的文化氛围打造和文化书吧、休闲茶吧,以及仡佬文化记忆墙和仡佬土特产包装设计等项目。

  经过改造后,有景有品的仡佬文化记忆墙更美了,花开满了小院,清香四溢的茶吧、颐养身心的书屋,让小院主人的笑容更灿烂了……



 “到目前为止,‘蝴蝶计划’已经成功打造出七彩部落、龙潭申氏民居、‘田村·故事里’等项目。我们希望通过试点以点带面,扩大影响,形成辐射,产生‘蝴 蝶效应’。使之不仅成为市文联开展文军扶贫的载体,也吸引全市所有具有文创理念和乡愁情怀的公益人士参与其中。”肖勤这样说道。

  除了“蝴蝶计划”,遵义市文联还在与龙潭村毗邻的丹砂村实施了“快乐计划”,为留守儿童开启一扇艺术的窗,播下艺术的种子。

  在实施“快乐计划”过程中,遵义市文联出资为丹砂村40名留守儿童统一购买手鼓、表演服等,并聘请贵州省打击乐协会的老师对孩子进行专业的培训授课。从而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如今,丹砂村罗溪完小时常能听到歌声、鼓声,孩子们在音乐中,减少了父母不在身边的孤独感,增加了在艺术世界里的快乐。据悉,在完成前期基本节奏和非洲 手鼓手法培训后,参与该计划的志愿者将尝试把非洲手鼓与务川仡佬族打褂子相结合,融合出一种新的打击乐表演形式,让孩子们在探索新的艺术形式的同时,将传 统文化传承下去。

  目前,通过培训,孩子们赴贵阳参加了第三届全省青少年打击乐比赛,获“团体银奖”;创作节目《守望》,登上“中国文艺志愿服务团赴遵义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大舞台。这群生活在深山里的孩子,在“快乐计划”的滋养下获得自信。


这是影响深远的工作

  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当前一项重大、迫切的任务。遵义市文联以文艺特有的方式助力脱贫攻坚,以文创为载体的帮扶工作成效斐然,文军扶贫影响力不断增强。

  2016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要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遵义市委宣传部、遵义市文联、务川自治县启动文军扶贫电影《碧血丹砂》项目,全力打造一部以电影助推贫困地区文旅产业发展的文化扶贫电影。

  2019年8月,经过艰难的拍摄和精心的制作,电影《碧血丹砂》在全国院线上映,全片以务川壮丽美景为背景,以仡佬族悠久文化和历史传说为题材,面向全国、全世界介绍和宣传务川。

  此后,该片先后入选北京电影节民族影展,与电影《影》《流浪地球》一起代表中国入围了平壤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入围第二十八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民族影展展映活动。2020年4月14日,《碧血丹砂》在中央电视台六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并于4月25日重播。



  《碧血丹砂》是遵义市文艺工作者文军扶贫的优秀成果;是贵州省在有条件、有资源的贫困地区进行文化资源开发、通过文化产业升级带动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助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成功案例。

  除了电影拍摄,为展现地方特色,遵义市文联还组织创作反映仡佬族送别的原生态歌曲劝酒歌《百合花蔫哒哒》,在当地广为传唱,并获2019年第三届贵州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金贵奖”暨“黔岭歌飞”少数民族歌曲创作大赛优秀奖,由我省著名歌唱家阿幼朵演唱。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遵义市文联还承办了“笑脸”主题摄影展。在创作的10000多张“笑脸”图中精选出1000余张“笑脸”,按“名家摄影、花 繁叶茂、幸福民生、时代芳华、感恩奋进、腾飞遵义”六大板块进行展览,展示了名城遵义波澜壮阔的伟大巨变和名城儿女幸福生活的喜悦,展现了遵义儿女用智慧 和汗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绘就幸福生活的答卷。



  此外,遵义市文联、市音协于2019年11月启动了正安吉他“百千万”工程帮扶项目,邀请国际、国内著名吉他专家约翰内斯·莫勒为正安培养100名古典、民谣和电声吉他教师,并组建1000人吉他乐团。通过文化建设,助力正安吉他产业全面发展,助推正安扶贫工作。


  “扶贫工作,任重道远。一路走来,遵义市文联结合自身定位和工作实际,启动特色扶贫、找准扶贫方向,充分发挥文艺工作者的优势,做文化帮扶的推动者,积极探索和实施文化扶贫新路子,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也收获了实际成效。”肖勤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