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联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联动态 > 详情

我看《花繁叶茂》|石恪:脱贫攻坚路上的奋斗之歌

| 2020-06-01 11:19

 专栏:云上交流会|倾听花开的声音

.

作者:石恪

安顺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安顺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近期,电视剧《花繁叶茂》在央视一套热播,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该剧以“鸡鸭满地跑,尘土漫天飞”的花茂村为原型,叙述了贵州“精准扶贫”历程中的动人故事,呈现出一个西南贫困山村华丽转身为山清水秀的美丽乡村的过程。

唱响“脱贫”主旋律。就内容而言,《花繁叶茂》展示的是中国西南乡村的时代面貌,观众能够用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感受到党的“精准扶贫”政策为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用“花繁叶茂”的谐音寓意党的利民惠民政策把农民生活变的更加美好。就塑造的人物群体而言,呈现给观众的是当代青年奋斗者的风貌与担当,使观众了解到青山绿水之贵州在“脱贫攻坚”道路上的奋斗身影,生动诠释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该剧表现的是当代的平民英雄人物、普通百姓生活,弘扬的是社会主流文化及价值理念,传播的是一种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时代意义。

《花繁叶茂》剧照

鲜明凸显贵州地域文化特征。地域文化滋养着地域流派电视剧的创作,地域流派电视剧也以其影像表达方式积极传播着地域文化,贵州文化与贵州电视剧也有着同样的互动。电视剧《花繁叶茂》以主旋律话题或事件为题材,将贵州地方文化特色与诗性话语相互融合。一是故事原型发生在贵州省遵义市的花茂村。剧中以花茂村为代表,讲述了新时代干部群众携手“精准扶贫”奔小康的系列动人故事,剧中有许多“三改三建”“土地流转”故事情节,这些都是贵州扶贫干部和群众一起经历过的事情。二是拍摄取景在贵州遵义,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可以找到乡愁的地方,这个村子在以前是“晴天一片灰,雨天一片泥”,通过“三建三改”现在蜕变成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小康村”,这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高度一致。三是人物语言的贵普话为剧情增色不少。剧中演员操贵普话讲述贵州故事,这也是体现地域特色的一个方面。例如,“‘地少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的环境,找不到脱贫的路”;“跑的脱,马脑壳”;“你把我当成泔水桶啊,发霉的你就往我这里倒”等等,这些都是典型的富有贵州地方特色的方言表达,还能够让全国的观众更加深入的认识贵州文化。

《花繁叶茂》剧照

寓意丰富,趣味性强。电视剧《花繁叶茂》讲述的故事充满了泥土气息和生活趣味,接地气的剧本内容,真实地再现了贵州农村的“精准扶贫”战场,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了国家政策。当然,该剧寓意十分丰富,一是剧名“花繁叶茂”蕴含了全国的贫困村向小康村再向“富民生态美”的转变现状和希望。二是人物形象的独特性与普遍性党的统一。村主任唐万财、村会计何老幺分别用自己特有的幽默和智慧,使观众看到了南方的乡土人情以及村干部办事风格,这些人物形象都是“圆形”的,他们似乎生活在观众身边,是现实中大家熟悉的人,但是又不能与现实中某一个人物进行对等,这是一种艺术概括、艺术真实。三是歌颂了默默奉献的群体。村主任唐万财被称为“唐三草”,他工作认真负责、凡事以身作则,虽然也有过犹豫和彷徨,但他始终对花茂村怀着责任感和情怀。欧阳采薇作为花茂村第一书记,她一心建设自己负责的村子,工作中也是突破重重困难。可以说“唐三草”“欧阳采薇”,还有像他们一样的人,都是当代“脱贫攻坚”的普通一份子,他们都是扎根在像贫困乡村默默无闻的建设者。

《花繁叶茂》剧照

总之,这部乡村题材的主旋律电视剧,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时代意义,在故事情节的选取、语言表达的地方性等方面具有鲜明的贵州地域文化特征,剧中充满了趣味性,在片名、主题表达、人物塑造方面也蕴含了丰富寓意。

.

相关阅读

我看《花繁叶茂》 | 邵志庆:立时代潮头为时代发声为人民立传

我看《花繁叶茂》 | 侯娅:每个角色的塑造对文艺工作者都是鼓舞和激励

我看《花繁叶茂》 | 任萍:好的作品不仅有时代的气息更充满了人情味

我看《花繁叶茂》 | 朱广旭:用笔墨抒写美好的诗篇

我看《花繁叶茂》 | 童岚:人民艺术为人民

我看《花繁叶茂》 | “幸福不是想出来的,是干出来的!”


作者:石恪

编辑:李桢

编审:应腾

审签:张超 黄盛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