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联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艺评论 > 详情

颜同林:抗疫时期文艺需要“三多”精神

贵州省文联网 | 2022-09-11 12:52

新一轮疫情席卷贵州,打响的抗疫之战真正拉开了大幕。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文艺没有缺席,也不会缺席。归纳起来,提倡“三多”的文艺观念需得到重视。

首先,呼唤多层面地记录疫情下的生活,只有全面、客观地真实记录,才能反映疫情下广阔的现实生活。在无数的街巷、工厂、村庄、园区、居民楼栋等各地,大白的身影到处在忙碌,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各级干部、社工人员、志愿者、物流运输者、外卖骑手……他们都是勇敢的“逆行者”。除了在抗疫一线挺身而出的人之外,数百万市民或居家工作,或线上办公,挑起生活与工作的重担,一起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默默坚守和付出,这是一道用千万血肉之躯筑起的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自然需要多层面地进行客观记录。文艺如何温暖人心,如何在非常时期体现人文关怀,是值得每一位文艺创作者思考的问题。抗疫是战场,抗疫无小事,人人皆兵,抗疫文艺自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类似全民性的文艺创作正在发生日记、短信、图片,特别是微信传播的图文都是的素材身边琐事、邻里故事,手机电脑传播开来的人与事,都是抗疫生活体验的产物。参与现实,拥抱现实并干预现实,进而进行多层面的客观全面记录势在必行。

其次,提倡多艺术门类的组合型记录。在当前,已有文学、曲艺、书法、美术、音乐、影视、文艺评论等等各个艺术门类的雷霆出击,不同艺术门类共同反映这一主题是令人欣慰的现象譬如绘画、书法、音乐、诗歌、散文、曲艺等方式灵活,最先出现并流行,报告文学、小说之类文体一般会较为晚出,这是正常的一种文艺现象是一个艺术延宕的过程,也是一个艺术再造的过程。只有各种艺术门类充分发挥其艺术特性,才能将这场战疫的历史全景进行组合搭配式的艺术呈现。我们既要重视抗疫文艺的同时段作品,也要期待此类主题作品在今后的厚积薄发。置身于这一时间线性过程之中,不同艺术门类当体现出自身的特点。 

最后,杂糅多样化的艺术手法。目前所见到的抗疫文艺作品,不论是诗歌、绘画、音乐,还是曲艺、影视、纪录片等,整体上还是比较单一,艺术力有所欠缺。以抗疫诗歌而言,平铺直叙、立意浅显、直抒胸臆的作品较多;美术、书法、音乐等作品,艺术手法较为简单,缺乏深入人心、流行开来的优秀之作。影视作品的画面感、内容层次、艺术品质也较为薄弱。从长时段来看,能在抗疫文学中留下来的,肯定是艺术性、典型性强的文艺作品。不同阶段、不同艺术的审美反映并不同,加强艺术的典型性表达则颇为关键。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时”“为事的内核便是当下的时代与生活。文艺以人民为中心,这一观念春风化雨,广大文艺工作者自然要融入时代洪流之中,不但要力所能及参与到抗疫中去观察、体验,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各自艺术领域发力,用心用情来浇灌抗疫文艺之花

 

(作者系贵州师范大学教授,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