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联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天下文艺 > 详情

梅葆玖对“梅派”及对中国文化的意义

中国文艺网 | 2020-04-26 15:27

创造,伟大

传承,亦然

——梅葆玖对“梅派”及对中国文化的意义

梅兰芳与梅葆玖(右)合演《牡丹亭》


梅兰芳用他64岁的生命创造了伟大的“梅派”艺术,梅葆玖用82岁的生命传承和传播了他父亲的“梅派”艺术,两代人一同倾心、戮力完成了一件对 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道德、中国精神的创造与弘扬,功莫大焉。其功德使人想起历史上的“三曹”“三苏”“二王”和“大小米” ,“双梅”亦当可以并称。

曾有人说,梅兰芳走了,“梅派”也被带走了,“梅派” 、京剧乃至“梅派”之美从此终结,我曾驳议。而今肩扛“梅派”大旗的葆玖轰然西去,却听到许多人表示:梅葆玖大师走了,“梅派”不会消失或式微,反而后继 有人。两位梅大师——一位创造者、一位传承者先后魂归天界,人们却一致认为“梅派”后继有人,梅葆玖之后,会有更多乃至无数“梅派”艺术的传承者、心仪 者、认同者承前启后,矢志追随,因为,梅葆玖一生的努力耕耘,已将“梅派”艺术及其中国文化之美播撒于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心中,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 梅兰芳和“梅派”艺术之于中国和世界的不可或缺的意义,从而更加发自内心地去做一名“梅派”艺术的守护者、传承者、发扬者。这就是梅葆玖的意义,一个儿子 对于父亲的意义,一个儿子对于祖国母亲的意义,一个传承者对于传播、发扬创造者功业的不可或缺的意义。

2015年,梅葆玖以80多岁的高龄出访美国、俄国和日本,完成了此生重走父亲当年走过的将中国京剧传播于世界的宏图伟业之路。梅兰芳将无与伦 比的东方之美楔进西方人民的心里,为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争得了无上的荣光和认同。作为世界性的重大事件,梅兰芳访问国外已过去近一个世纪,而钟情、怀念梅 兰芳的美国人民、俄罗斯人民及日本人民仍念念不忘这位给过他们难以名状艺术享受的中国使者的音容之美,更想从他的继承者身上重睹芳华。他们知道,梅兰芳后 的中国京剧有过很多创造,一如梅兰芳曾经给过他们的创造之美;他们更想知道,这些新的创造体现了对梅兰芳之美怎样的继承,乃至发扬?一句话,他们既要看他 们认知的地道的梅兰芳,又要看他们期待的允新允美的梅兰芳。梅葆玖心里很明白,他要重走的父亲之旅,一点不比他父亲走过的路容易、好走。梅兰芳的访美之 旅,实际是梅兰芳一生勇于创新、勇于超越的圆梦之旅。

为国争光,是梅兰芳一生最伟大的艺术品质。有了这品质,才造就了伟大、美丽且勇于闯荡前人未涉足的艰险之旅的梅兰芳,正如他创造过的其前人未曾 企及的绝代芳华般的“梅派”艺术。于是,梅兰芳到过的美国、俄罗斯、日本人民看到了梅葆玖弟子胡文阁奉献的梅兰芳晚年创作的《穆桂英挂帅》 ,欣赏了从未见过的梅兰芳一以贯之的豪情与美蕴,领略了“梅派”之所以叫“梅派”的艺术真谛。这是梅葆玖不负今生、亦无愧于其父的对国家、对民族的重要贡 献。这般的身教也将梅兰芳的精神进一步楔进梅氏几代传承人的心里。

2015年,梅葆玖在美国林肯中心大卫·科赫剧院演出后谢幕


梅葆玖对“梅派”艺术的传承强调“准确”和“不走样” ,具体诠释并体现了梅兰芳对艺术创新要遵循“移步不换形”的艺术法理。他作为新戏《梅兰芳华》和《梅兰霓裳》的艺术指导,不仅保证了深蕴其中的“梅派”意 蕴的张扬,且不择细流,海纳了现代影视、音乐、舞蹈、灯光、布景、服饰的现代创造。他亲自参与创作演出的《大唐贵妃》将国人喜爱的杨玉环的贵妃形象进行了 精确演绎,让贵妃之美进一步成为国人永不磨灭的美的印记。梅兰芳的《海岛冰轮》经世代传承,几成国人随口可唱的通俗金曲。而《梨花颂》则成为梅葆玖对其 父、对“梅派”经典、对美、对他钟情的京剧梨园、对所有梨园人和戏剧人的特别奉献。梅葆玖是一位与其父一样乐于和勇于创新的艺术大师,然而,更多的、更主 要的,他还是把毕生经历都奉献给了对父亲和“梅派”的传承。他义不容辞地扛起了“梅派”艺术的大旗,造就了几代堪称“梅派”艺术优秀传人的当代翘楚。

李胜素、董圆圆、魏海敏、胡文阁已是深受今天观众青睐和追捧的“梅派”青衣。梅葆玖以80高龄坚持登台献演久未演出的“梅派”剧目,是为抓紧有 生之年留给弟子们更多更准确的“梅派”经典,使他的弟子们在演出和再传承的努力中更能“不走样” ,可谓鞠躬尽瘁。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道义,是对梅兰芳精神一丝不苟的身体力行。

自然,梅葆玖之于梅兰芳,梅葆玖弟子之于梅葆玖,每个人的条件、气质及对于艺术的理解,深浅、角度、把握,不尽相同,对他们的要求也会有差异。 正因如此,梅葆玖对弟子的选择、要求不尽一致,但都非常严格,以保证“梅派”艺术代代传承,美韵长久。尽管梅兰芳亲传弟子杜近芳绽放出了自己的别样梅香, 成就非凡,但梅葆玖还是要求自己的弟子尽量接近梅兰芳,要像青年时期的梅兰芳。我们自然理解和赞同他对于传承“梅派”艺术的忠贞与精诚。

我们应认识到,流派创造十分难得,十分宝贵,一脉相传更为难得,大海始能汇成,大树始能成荫。没有准确而执著的传承,创造留不下,几代或许就会 湮灭。要用传承留住创造,需一代乃至几代人的努力。如孔子,经数代学生传承,越千年直至当代。儒家、儒学,传播了几千年仍在传播、研习、应用、发展。对 “梅派”的理解,亦未有尽头,总会生出新的认识和体味。“梅派”的艺术美丽鲜活,“梅派”的精神中正谦和。认知“梅派” ,需多个传承者一生的投入。同样,任何流派的发展,也需几代人的传承,直接传承者责任尤其重大。如赵荣琛、王吟秋、李世济之于程砚秋;孙毓敏、刘长瑜、宋 长荣之于荀慧生;薛亚萍、王蓉蓉之于张君秋等,前赴后继,戮力发扬,始能造就中国京剧和中国戏曲文化的峥嵘向上,长盛不衰。

创造,伟大;传承,亦然。流派,要流,传承,即流。传承者,需更有责任、更富远见,能撑起大树,养树成荫。梅葆玖的意义不仅在对“梅派”的传承,更在对人生意蕴的彻悟与坚守。梅兰芳的美,因梅葆玖的传承而愈加为人们所认知、所景仰、所广播、所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