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联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联动态 > 详情

徐锡广在黔东南州调研文艺工作时强调:用文艺精品讲好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生动故事

省文联调研组 | 2024-03-25 11:56

3月21日至23日,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徐锡广深入黔东南州台江县、榕江县,就基层文联组织优势发挥、文艺资源优势呈现、乡村文化振兴以及文艺赋能“村BA”“村超”等开展调研。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柴永兴,省文联有关同志,黔东南州有关领导、文联负责同志参加。

每到一处,徐锡广与基层文艺工作者、民间艺人面对面交流,关心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作品创作等情况。在台江县书法家协会创作基地,与书法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创作情况,鼓励他们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勇攀文艺高峰。在姊妹街吉祥苗妹实业有限公司、妈妈制造台江创客空间、吉玉鸟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和水姑娘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与公司负责人、非遗传承人亲切交谈,听取企业生产经营、市场拓展、文创研发、品牌打造、销售渠道等情况介绍后,勉励大家要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方式,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深入挖掘“黄小西吃晚饭”文化内核,加大对文创产品的研发力度,积极抢占市场先机,推动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发展和培育“线上”和“线下”两个市场。在红阳村、九摆村,走访了解了乡村文化振兴、艺术乡建、文化助推民宿发展等情况。在台盘村,详细了解台盘“村BA”起源、现状以及文艺助力情况等,对其在提升村民文化自信、增进村民团结和谐、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群众致富方面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并希望有关部门坚定发展思路,充分借助和利用好新媒体、大数据等,对市场情况、人流群体、产品销售等进行精准分析,强化品牌意识,让其辐射带动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在参观榕江县红七军军部旧址并聆听介绍后,徐锡广表示,基层文联要发挥“两个优势”,团结引导文艺工作者牢记初心使命,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自觉转化到艺术创作中,为人民书写,为时代放歌,用文艺精品赓续红色血脉。听取当地同志对“村超”的介绍后,他表示,“村超”是继“村BA”出圈后的又一文化现象,它们之所以能够火爆全网,持续“升温”,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有独特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作为“底色”加持,希望榕江县能用好“村超”这个资源和平台,把“村超”球场变成展示民族文化的大舞台,分享地方美食的大舞台,讲好榕江故事的大舞台,促进民族团结的大舞台。在乐乡村,听取了乡村文化建设、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所取得的积极成效后,他给予肯定的同时并指出,要进一步拓展发展思路,打破“岸上打打球、下河洗洗澡、上河吃烧烤”的固有模式,把工作重心放在用好“自然珍宝”和“文化瑰宝”两个宝贝上,借助“村超”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把乡村特色文化、田园风情打造好,让“新游客”慕名而来,“老朋友”意犹未尽,用青山绿水的优质生态资源和多姿多彩的独特民族文化资源破解“富饶的贫困”。

徐锡广指出,姊妹街是民族工艺品一条街,是民族工艺品线上展示销售的重要平台和线下销售主要来源渠道,也是“文艺两新”集聚区,大家要发挥文艺的力量,做足文创这篇文章,将民族资源优势转化为比较优势和经济优势。台江县红阳村、九摆村和榕江县乐乡村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明显,要借势“村BA”“村超”,提前谋划自身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推出优质服务项目,打造延伸产业链,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民族文化资源,让民族文化、民间文艺“活起来”“潮起来”,全面构筑游客心灵栖息的“温馨家园”和宁静舒适的“乡村乐园”。通过开展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主动“吸引”和“引流”客源,以达到变“流量”为“留量”,变“人气”为“财气”的目的,让“村BA”“村超”的巨大流量成为增加当地群众收入的最大增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助推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

徐锡广要求,各级文联组织要团结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住“村BA”“村超”出圈契机,讲好台江故事、榕江故事、贵州故事,传递好声音、展示好形象。积极组织音乐、美术、书法等门类文艺工作者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挖掘展示“村BA”“村超”背后的精彩故事,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文艺作品。通过文艺工作者手中的笔、手中的镜头、手中的话筒,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展示“村BA”“村超”的无限美好和无穷魅力,为“村BA”“村超”持续出圈、出彩贡献更多文艺力量。充分发挥“文艺两新”资源和人才优势,借助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微信、微博、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将“村BA”“村超”宣传展示好、传播推介好,把独特的比较优势转变为可持续的发展优势,进而推动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徐锡广强调,黔东南州民族文化底蕴厚重,民间文艺丰富多彩,各级文联组织要紧扣“做人的工作”这一核心任务,按照“富矿精开”和“用好自然珍宝和文化瑰宝两个宝贝”的部署要求,加大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传承保护力度,加强民间文艺的创作生产和传播推介精度,加快文艺产品的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广度,把“优秀的文艺作品”与“优良的文化产品”结合起来,助推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贵州“村BA”“村超”火遍全网后,“村BA”、“村超”分别被央视新闻报道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生动诠释”。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更多反映贵州山乡巨变的文艺精品,用文艺精品讲好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生动故事,努力推动贵州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